特别提示: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(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),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,随时间都会有变动,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,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,如有异议,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,敬请见谅,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,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。谢谢!
中国从古至今,流传下来的“过年民俗”极多,今天说一说正月初八“谷日”。
“人日才过谷日来,冷云阴覆姑苏台”。相传女娲在正月前七日创造了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、人后,在第八日创造了谷,以供人类生活有所食,繁衍生息,因此正月初八被称为谷日。正月初八也是“顺星节”,是掌管个人命运的星君下凡的日子,虽然正月初八人们已经陆续开工,年味也逐渐淡去,但从传统民俗上来看,年还没有过完,初八还是非常重要的一天,不管穷富,记得做3事,忌3事,寓意衣食丰足家人安康。
1、祭拜谷神
在古代老百姓的观念中,世间万物都有相对应的神灵掌管、负责,而谷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,谷物的收成决定着人们的生存质量,古人认为世间自然也会有“谷神”的存在,因此正月初八作为“谷子的生日”,人们格外重视,还流传着“占谷”的说法。人们认为正月初八如果天气晴朗无雨,便预示着这一年能五谷丰登,但如果谷日有雨,则代表着今年的谷物收成不佳,不吉利。正月初八这一天,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,表达人们对“谷神”的敬仰与膜拜,期望新的一年“谷神”能大发慈悲,赐予人们庄稼丰收。虽然这没有什么科学性,但却表达了古人对农业的注重以及对新一年有个好收成的期盼。
在古时,这一天大人还会带领孩子们来到田边,一是此时已经开春,趁着大好时光出来活动、开阔眼界。二是可以带领孩子们了解农业知识,从小培养孩子珍惜粮食的观念。
2、开市大吉
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在年前很多商家陆续闭店回家过年。而年后会选个好日子开始营业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,八与“发”谐音,在坊间有“逢八”必发的含义,正月初八作为新年的第一个逢八日,又是我国传统的顺星日,选择在这天开业,既取“八”的发财之意,又希望新的一年能生意兴隆、顺顺利利。
3、放生祈福
在民间,古人讲究“好生之德”,所以在很多重要的节日都有放生祈福的说法。正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将家里养的鱼虫鸟兽等放归自然,其说法有三,一是人们认为鸟类会吃谷子,这便产生了与人类夺口粮的问题,人们在这一天放生动物,有“贿赂”鸟类的含义,希望它们懂得感恩能嘴下留情,少吃一些粮食。二是人们希望能与动物和谐相处,表达人们的好生之德。三是正月初八是顺星日,按照星象家的说法,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,每个人这一年的命运完全掌控在值年星宿的手里,而每年初八正好是各位星君相聚的日子,这天他们会下凡聚会,人们放生之举恰好可以让星君看到,希望用自己的善举感动值年星宿,祈求他保佑自己新的一年顺风顺水、福泰安康。
当然,放生要讲究策略,一定要选择本土的物种,不要选择外来物种,以免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。
1、米缸忌讳空着
正月初八为谷日,这一天人们讲究将自家的米缸、水缸等装得满满的,其中米缸代表着衣食,将其装满寓意衣食无忧,而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财,水缸装满水则是聚财,寓意新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财源滚滚。如果在这一天家中的米缸空着,则代表着新的一年家中可能有断炊的风险,不吉利,因此正月初八忌将米缸空着,要将米缸填的满满登登的,讨个好彩头。
2、忌打碎东西
春年期间,人们都比较忌讳打碎器物,从传统意义上讲,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过完,而正月初八还处于春节期间,再加上正月初八为谷日、顺星日,如果此时打碎东西则代表着这个家庭新的一年会“破运”,所以在初八这一天要格外小心。但真的打碎了东西,当然也是有补救的方法的,需要及时说一些像岁岁平安、越打越发、新的不去旧的不来等吉利的话语来消灾解难,或者用红纸将碎片包裹后再扔掉。
3、忌红喜事
在民间有“正月不娶,腊月不订”的说法,也就是正月不结婚,腊月不订婚。古人认为正月结婚属于“抬头红”,也就是太岁压头的意思,可能不吉利会对两人的后代有影响。即使正月初八对于其他事情是黄道吉日,但对结婚来讲并不是好日子,不光是初八,整个正月里结婚的人都很少。
——老井说——
正月初八谷日、顺星节,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做3事、忌3事之外,相对应的美食也少不了。很多地方在这一天会吃元宵。俗话说“天上一颗星,地上一个丁”,元宵圆滚滚的外形与香甜软糯的口感,寓意新的一年家人团圆、人丁兴旺、生活甜蜜,因此在初八这一天也不要忘记吃汤圆。
我是市井觅食记,与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旧,兴致盎然!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,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,关注我,享受美食不迷路。
(浏览:)
|
|
|
|
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相关诉求,请联系 400-0000-391
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:陕ICP备2021010630号-1